危險化學品是一類具有爆炸、燃燒、助燃、毒害、腐蝕、環(huán)境危害等性質,且對接觸的人員、設施、環(huán)境可能造成傷害或者損害的化學品,包括爆炸品,壓縮氣體和液化氣體,易燃液體、易燃固體和遇濕易燃物品,氧化劑和有機過氧化物,有毒品,放射性物品,腐蝕品八大類。目前,危險化學品的生產(chǎn)和使用一方面滿足了社會發(fā)展和人們生活的需求,另一方面,由于絕大多數(shù)化學品固有的毒害性,對人民生命財產(chǎn)安全構成威脅,對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破壞。特別是近年來,危險化學品在生產(chǎn)、儲存、運輸、銷售、使用和廢棄處置等環(huán)節(jié)上,不斷發(fā)生諸如爆炸、泄漏、中毒、火災等災害事故,不僅造成了巨大的財產(chǎn)損失和人員傷亡,還嚴重地污染了環(huán)境。
危險化學品災害事故發(fā)生后,及時控制危害源,搶救受害人員,指導群眾防護和組織撤離,清除危害后果是首要工作,而承擔這一首要工作的應急救援主力軍是公安消防隊伍,這也是新《消防法》賦予公安消防部隊的法定職責和神圣使命,《消防法》第三十七條規(guī)定:公安消防隊、專職消防隊按照國家規(guī)定承擔重大災害事故和其他以搶救人員生命為主的應急救援工作。形勢任務和消防職責增加,使消防部隊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zhàn)和機遇。針對目前危險化學品災害事故多頻次、多區(qū)域發(fā)生的形勢,消防部隊已在打造現(xiàn)代化消防鐵軍活動中,組織實施防護裝備及技術運用訓練,這對于保護消防救援人員生命安全和健康,提高化學應急救援的能力具有重要的意義。
危險化學品具有爆炸性、毒害性和腐蝕性等特點,其災害事故是高、難、險的事故,處置的首要條件是保證消防應急救援人員的自身安全,而正確選用和穿戴個體防護用品,實施個體有效防護是避免和減少應急救援人員傷亡、保持隊伍戰(zhàn)斗力、救援任務順利完成的關鍵。許多文獻,書籍資料都闡述了化學事故現(xiàn)場處置的程序,包括隔離、疏散,防護,徇情和偵檢,泄露處理,火勢控制,現(xiàn)場急救等方面知識,其中,消防應急救援人員個人防護研究及技術運用與危險化學品企業(yè)從業(yè)人員勞動防護用品,解放軍核生化防護裝備及技術運用研究相比卻較少,無法對化學救援一線的消防指戰(zhàn)員進行明確的指導。本文從危險化學品處置事故中消防人員防護用品的防護用品配備與使用的必要性,個人防護裝備,化學防護狀態(tài),防護注意事項,解除防護等方面進行闡述和分析,為從事化學救援一線的消防指戰(zhàn)員的防護提供初步參考。
1 防護裝備配備與使用的必要性。
在諸多的危險化學品中,有許多化學品具有一定的毒性。有毒化學品可通過呼吸道、皮膚和消化道進入的人體內(nèi),使人員中毒?;瘜W應急救援中,有毒化學品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進入人體內(nèi)。
化學事故中,危險化學品的危害狀態(tài)有氣體、蒸氣、霧、煙、微粉和液體、固體等。氣體、蒸氣、霧、煙、微粉易造成大范圍空氣污染,通過人員呼吸引起傷害,危害最大;液態(tài)、固態(tài)危險化學品不易擴散,主要通過接觸引起人員中毒,危險性小,危害較小。危險化學品對人體健康造成的危害,根據(jù)物質種類和性質的不同,常表現(xiàn)為:刺激,窒息,昏迷和麻醉,凍傷,致癌,致畸,致突變,死亡等。另外,某些化學物質直接作用于皮膚或粘膜,由于刺激、腐蝕作用及化學反應熱引起的化學灼傷,也是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常見的傷害形式。因此,為保障消防指戰(zhàn)員在化學事故應急救援過程中免受或減輕有毒有害物質造成的危害,確保完成應急救援任務,參與化學應急救援時必須配備化學防護裝備。
2 個人防護裝備
個人防護裝備是個人用于免受有毒有害化學品、有害生物污染源和放射性灰塵傷害的各種裝備的總稱,也成個人三防裝備,主要包括:對面部和呼吸道進行防護的防毒面具和對全身進行防護的各類防毒衣、防疫服、防護手套以及一次性使用的斗篷、雨衣和靴套等。通常還將配發(fā)給個人使用的測量人員所受核輻射劑量的劑量儀、偵檢有毒有害化學品液滴的偵毒紙、消毒用的消毒包、進行預防的藥物和急救用的自動注射器等,都列為個人防護裝備。
化學應急救援中,有毒化學品主要是通過呼吸道和皮膚進入人體內(nèi)。呼吸道防護主要依靠防毒面具實現(xiàn),防毒面具按防護原理可分為過濾式防毒面具和隔絕式防毒面具。過濾式防毒面具是將外界受染空氣經(jīng)濾毒罐凈化后供人呼吸的防毒面具,由面罩和濾毒罐組成。隔絕式防毒面具是使人員呼吸器官、眼睛和面部與外界受染空氣隔絕,依靠自身供氣的防毒面具,由面罩和供氣系統(tǒng)組成。消防部隊配備的呼吸道防護裝備以隔絕式防毒面具為主,過濾式防毒面具為輔,6.8L正壓式空氣呼吸器是消防部隊使用最廣泛的隔絕式防毒面具。皮膚防護主要依靠皮膚防護裝備實現(xiàn),包括防毒衣、防毒手套、防毒靴套等,通常和防毒面具配套使用。皮防裝備按防護原理通常分為隔絕式和透氣式兩類。消防部隊裝備的隔絕式皮防裝備有輕便防化服,隔熱服,防火防化服,搶險救援服,封閉式防化服,內(nèi)置式重型防化服,防化手套,防高溫手套,消防防護靴等。
3 化學防護狀態(tài)
3.1 防護裝備對人體的影響
配備防護裝備雖然能避免或減少有毒有害化學品帶來的傷亡,但防護裝備本身也會對戰(zhàn)斗員帶來傷害。常用的防毒面具和隔絕式防毒衣對人體都有不同程度的傷害。防毒面具對人員呼吸的影響因素有兩個,即呼吸阻力與有害空間,這兩個影響都是客觀存在而又同時作用于人的。應急救援過程中,消防員的勞動強度比較大,佩戴面具后,不僅會縮小視野,影響行動的靈活性和相互聯(lián)絡,而且呼吸阻力與有害空間同時作用,會加劇心臟疲勞,嚴重時會使人員失去工作能力。隔絕式防毒衣對人員機體的影響,主要是破壞了體溫的正常調(diào)節(jié),另外對人員活動有一定機械束縛。
化學事故應急救援大多耗時較長,而長時間連續(xù)穿戴個人防護裝備易引起疲勞,增加體力消耗,降低戰(zhàn)斗效率,特別是在溫度較高而任務要求勞動強度大的情況下,還會造成嚴重的熱傷亡,從而降低參戰(zhàn)人員的戰(zhàn)斗力,影響戰(zhàn)斗力的形成。
因此,化學災害事故應急救援時,采取合適的化學防護狀態(tài),有助于提高救援隊伍在有毒有害化學品污染條件下生存和持續(xù)作業(yè)能力。利于指揮員選擇和確定所屬救援隊伍應采取的化學防護狀態(tài)時有所遵循,使確定的化學防護狀態(tài)更合適客觀情況,達到避免或減輕化學傷亡,又不致因穿著個人防護裝備不適當?shù)亟档蛻?zhàn)斗力水平的要求。